电动汽车充电枪插针烧损失效分析 -凯发官网入口首页

2024-06-20  浏览量:44

 

电动汽车充电枪插针烧损 | 提高新能源安全性和可靠性

 

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出行的代表,其普及和推广离不开完善的充电设施。相比传统汽车,新能源汽车需要承载更高的电流负荷,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了重要关注点。

本文将针对电动汽车充电枪上使用的插针进行了失效分析,对比观察接触电阻、异物成分、金相结构等方面,通过深入分析,找出烧损原因。

 

背景

 

某产品在电动汽车上充电枪上使用,布置在室外等公共场所使用,运行过程中出现烧损,失效分析组为ng插针,编号为ng1~ng4;对比分析组为ok插针,均未使用,其中镍镀层样件编号为ok1~ok10,银镀层样件编号为ag1~ag6。

 

测试分析

 

1 外观检查

 

图1为外观图,观察可知,ng插针的铜线均无金属光泽。ng1ng2可见漆皮烧毁、碳化发黑、金属断裂等现象,铜线表面可见绿色异物生成。ng4可见漆皮发黑,弯折后漆层易断脱落等现象。ok插针的铜线均可见金属光泽,铜线存在断裂、压伤等现象,部分铜线表面可见异物黏附,且呈浅绿色。

 

插针典型外观图

图1 插针典型外观图

 

2 接触电阻

根据gb/t 5095.2-1997部分标准规定,对插件进行接触电阻测定。对插件加载10a电流,结果见表1。由表可知,ok插针接触电均低于ng插针。其中ng3/ng4的接触电阻增加明显,远高于ng1/ng2。

 

表1 压接端子接触电阻测量结果

压接端子接触电阻测量结果

 

3 异物分析

 

图2为铜线表面异物微观图与能谱图,由图可知,ng1与ng2铜线表面可见异物以及龟裂纹,属于典型的腐蚀形貌,且发生局部均匀腐蚀。能谱分析可知,腐蚀产物中含有o/cl/ca/mg等元素,其中腐蚀物中cl元素含量高达14.6%。其中腐蚀处剥落处裸露铜线基材,可见铜线表面因腐蚀产生的凹坑。

图中ok1铜线表面存在少量黏附物,能谱分析可知,其含有少量cl元素。

 

铜线表面异物微观图与能谱图

图2 铜线表面异物微观图与能谱图

 

对腐蚀产物进行红外分析,由图3可知,腐蚀物图谱与碱式氯化铜cu2(oh)3cl的特征峰高度匹配,且碱式氯化铜一般为绿色,与实际颜色一致。

 

腐蚀物ft-ir图

图3 腐蚀物ft-ir图

 

4 表面分析

 

发现ng1靠近端口的铜线集束位置可见大量碎屑,碎屑为铜线表面剥落,基本呈氧化色等,从ng1剖切后微观与能谱典型图,碎屑(碎屑1、碎屑2)以cu元素为主,且含有o、cl元素。少量颗粒碎屑(碎屑3)为绿色,与前端腐蚀物成分类似。

铜线束中间观察出颜色无光泽,微观见表面大量腐蚀形貌以及腐蚀剥落形貌。能谱分析可知,腐蚀物以o元素的氧化腐蚀为主,并含有少量cl元素。

在铜线与压接端子过渡接触位置可见一明显凹坑,凹坑内形貌为结晶颗粒物,能谱分析可知,结晶颗粒中zn含量较高,表明端子镀层已被破坏,基材表面裸露。

 

ng1剖切后微观与能谱典型图

图4 ng1剖切后微观与能谱典型图

 

ok1铜线集束位置可见表面颜色光亮,线束微观未见明显腐蚀形貌以及腐蚀剥落形貌,表面较干净。从图5能谱分析可知,线束表面o元素含量不高,氧化腐蚀程度低,未见明显cl元素,表明在线束与镀镍层紧密接触位置较干净,线束间的镍层中异物主要为有机物。

 

ok1剖切后微观与能谱图

图5 ok1剖切后微观与能谱图

 

5 金相分析

 

图6为ng2带线束的压接端子显微与能谱图。由图可知,在压接边角可见铜发黑,发生腐蚀。截面可见大量与端子接触的铜线、内部铜线的表面明显一层状发黑腐蚀物,而端子镀镍层未见明显异常。能谱分析可知发黑腐蚀物与基材铜相比,o元素含量明显增加,腐蚀物中含有少量cl元素。

 

ng2压接端子显微与能谱图

图6 ng2压接端子显微与能谱图

 

6 温湿模拟

 

将ok5以及ag3部分放入温度85℃,湿度85%hr的箱体中放置50h试验后外观图。由图可知,试验后铜线表面金属光泽暗淡,表面存在氧化现象。

由表4可知,温湿试验后的端子的接触电阻均升高。其中ag4增加显著,接触电阻值与上述试验后的ok4相比较接近。而在相同试验环境下,ok5/6接触电阻增加极为明显。

 

表2 温湿试验后接触电阻测量结果

温湿试验后接触电阻测量结果

 

图7为ok5/ag3试验后线束表面微观与能谱图。温湿试验后铜线表面局部可见腐蚀层或腐蚀层剥落,ag端子外线束铜线表面大部分较干净,仅局部腐蚀或腐蚀剥落,其铜线表面的腐蚀面积、腐蚀物等腐蚀程度要明显弱于ok5。在ok5表面能谱检测出少量cl元素。

 

可见试验后端子的接触电阻均升高,接触电阻的升高主要与铜线的高温高湿表面氧化、氯化等腐蚀有关。

 

ok5/ag3试验后线束表面微观与能谱图

图7 ok5/ag3试验后线束表面微观与能谱图

 

结论与建议

 

结论:

(1)产品烧损与端子铜线束被腐蚀,导致端子压接接触电阻增大有关。

(2)端子线束表面接触含有cl离子的污染,导致端子铜线束发生腐蚀是表面接触电阻增大的直接原因。

 

*** 以上内容均为原创,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 ***

 

简介

mtt(凯发官网入口首页-凯发一触即发)是一家从事检测、分析与技术咨询及失效分析服务的第三方实验室,网址:凯发官网入口首页-凯发一触即发,联系电话:400-850-4050。

 

  • 联系凯发一触即发
  • 深圳美信总部

    热线:400-850-4050

    邮箱:marketing@mttlab.com

     

    苏州美信

    热线:400-118-1002

    邮箱:marketing@mttlab.com

     

    北京美信

    热线:400-850-4050

    邮箱:marketing@mttlab.com

     

    东莞美信

    热线:400-850-4050

    邮箱:marketing@mttlab.com

     

    广州美信

    热线:400-850-4050

    邮箱:marketing@mttlab.com

     

    柳州美信

    热线:400-850-4050

    邮箱:marketing@mttlab.com

     

    宁波美信

    热线:400-850-4050

    邮箱:marketing@mttlab.com

     

    西安美信

    热线:400-850-4050

    邮箱:marketing@mttlab.com

| 网站地图

凯发官网入口首页的友情链接: | | |

深圳市美信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-第三方材料检测 凯发官网入口首页的版权所有  

"));
网站地图